前段时间,巴媒发布文章,称特朗普将会访问印巴,具体时间是9月份。但之后配资上市公司一览表,几家媒体又很快删除了相关报道,巴基斯坦的电视台甚至为此事发表了道歉声明。这是为什么呢?人民日报也适时发表文章,背后又有什么深意?
一
特朗普会不会去?
前面已经说明了相关背景。那既然特朗普要去,访问就访问,为什么要删除相关报道呢?
其实按照目前的信息来看,特朗普9月份的行程有一部分已经确定了,查尔斯三世和特朗普已经达成了共识,特朗普将会在9月份的时候前往英国。
这样一来,就让人不得不怀疑,特朗普9月份的行程就是要在各国之前穿梭访问。那来了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到中国家门口了,特朗普不来转转吗?
也恰恰是这个时候,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关于中美关系的文章,大概内容是说,过去,中美两国并肩作战抗击法西斯,现在中美也会一道,担起大国责任,为世界和平发展做贡献。
这个时候说这些话,很难不让人怀疑是为了给特朗普访华铺路。
但这个时候巴基斯坦外交部又出来说没有收到关于特朗普访问巴基斯坦的消息,美国方面也坚称没有这方面的打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先来分析分析,特朗普会不会去巴基斯坦?
从动机来看,特朗普的确有动机通过外交活动强化自己“重返世界舞台”的政治形象,展示自己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符合竞选需求。
巴基斯坦作为南亚关键国家,地缘价值显著。
首先就是阿富汗局势持续影响地区安全,美巴反恐合作仍然需要协调。
其次中巴经济走廊的战略地位也在引发美方长期关注。同时,巴基斯坦新政府也确实正在寻求国际支持以缓解经济危机,而且国内也普遍亲美,如果访问确实能够实现,那对于巴基斯坦来说象征意义与实际利益并存。
从这些层面来看,特朗普确实有可能访问巴基斯坦,但说实话,这个时间点有些敏感。
持续恶化的加沙冲突还占据着美国外交的核心资源。特朗普如果这个时候访巴,需要谨慎平衡以色列立场与穆斯林国家关系。而巴基斯坦作为伊斯兰世界重要成员,任何涉及巴勒斯坦问题的表态都可能引发国内选民反弹。
并且目前还未看到双方有重大国事访问前的筹备迹象,特朗普到底会不会去,还是个两说的问题。
巴媒报道的“见光死”现象,也有可能是因为双方存在非正式接触。特朗普方面可能借此测试国际反应,为之后的外交布局埋下伏笔。
那如果特朗普真的有去巴基斯坦的打算,巴基斯坦为什么又不报道呢?
也有人说,巴媒的这波操作,是因为牵扯到了中国,这波报道在一定程度上透露出了特朗普可能会访华的信号,也就引发了白宫的不满。
二
巴媒为何删文?
这个说法也是很有可能的。
从实操层面来讲,如果特朗普确有访华计划却尚未官宣,提前曝光将直接削弱美国的战略主动性。
中美当前在台海、高科技制裁、俄乌问题等多领域处于微妙的试探期,访问本质是交易型外交。如果议程提前泄露,中国就可以针对性调整谈判策略,比如预先协调盟友立场或准备反制措施,使美方难以通过“突袭式提案”获得非对称优势。
2023年布林肯访华前48小时突然推迟行程,就是防止预案被对方预判的典型案例。
同时,特朗普作为非建制派政要,团队经常使用“模糊外交”制造心理威慑。一旦核心行程被确认,他们擅长的议题炒作空间将大幅压缩,原定的“边缘政策”戏码(比如威胁加征关税或打台湾牌)可能因公开化而失效。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访问顺序暗含地缘排序密码。
假设特朗普的确有“先访华再访印”的路线图,消息泄露将引发印度强烈反弹。
近年美印在产业链转移、遏制中国方面深度捆绑,如果提前凸显中国在美国议程中的优先级,大概率会不同程度动摇印太战略信任基础。
从这件事情也能看出来,巴基斯坦先发稿又立刻撤稿,也许就是担心造成不必要的解读,也显示出美国正在极力避免向盟友传递战略混乱信号。
美国既需要维持对华压制统一战线,又需要隐藏实质接触意愿以防被解读为战略松动。这种“双轨平衡术”在2018年特朗普秘密筹备“特金会”时就有类似操作,当时韩媒提前曝光导致筹备会议一度搁浅。
这样来看,如果访华这则消息提前透露,对于特朗普来说好像没有什么好处。
但也有一种可能,这波操作也有可能是特朗普默许的。
特朗普团队向巴方吹风时故意植入中国要素,试探巴方作为中美桥梁的可控性——毕竟中巴经济走廊就是制衡印度的重要筹码。
无论是什么情况,其实能够看出白宫还是十分警惕自己的战略底牌被提前漏出的。
特朗普现在不断释放出自己可能将要访华的信号,在本质上其实还是想要通过贸易谈判的方式与中国达成协议。
但需要注意的是,美国现在不断通过加征关税,科技制裁等方式筑起单边主义的高墙,这与中国的发展理念是完全不符的,贸易谈判只能解决框架内的问题,绝不能抛开理念谈发展,中方的立场永远都是多边主义,和平发展,也希望美国早日明白,只有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才能搭上发展的快船。
无论是否访华配资上市公司一览表,无论是否谈判,都是双方为发展所用的手段,全球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中国的选择。
垒富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